我一般不愿拂了别人的意,即便是陌生人。要是起了冲突,言语交锋,不用三回合,我便脑袋发涨脸面僵硬声音发抖,马上熄火。事后坏情绪纠缠不去,苦了自己。所以,我选择早早认输止损,息事宁人。看了某个心理博主的文章,说这是讨好型人格。老公说,不就是烂好人么?我唯唯以对。
最近和老公去杭州玩,用我的手机打车。逛到八点多,打网约车回酒店。上车后,司机问我们感觉西湖怎样,我说挺好的。司机说最近来杭州的人多,主要是来参加丝绸博览会。这我倒是不知道,还以为来旅游呢。
我便顺着他的话表示无知惊奇。接下来司机介绍杭州女人皮肤之所以好是因为用的是丝绸被套,最近搞展销一套上万元的被子现在才五六千……今天是最后一天,建议我去看看。“这么神奇,可我走累了,要先回酒店,明天再看吧。”“明天就没啦,喏,就是这里,进去看看吧,前面过马路就是你们酒店,你们这里下车吧。”我下了车,看到旁边是一家丝绸店,我出门旅游一般是不购物,除非被逼。我站在原地等那辆车开走后,打开手机导航,往前走拐弯再往前走,走了十几分钟,才到酒店,老公全程不吭一声。
第二天七点,打了一辆网约车去灵隐寺。上车不久,司机说导航不准,导航走天竺路,那里限行,开不到灵隐寺,要改路线。我说好吧。于是司机便不按平台导航走,平台不停喊“你已偏航,你已偏航”,路旁古木参天,路上车少,西湖生态真好啊,可我却被“你已偏航”搞得心里发毛。
到了一个路口,司机说就在这下,直走就是灵隐寺,前面不让车进了。我蒙蒙下车,马上有骑摩托车的过来兜客。我们走路到灵隐寺,花了不少时间。路上,老公说该冷脸就要冷脸,要坚持让司机送到。还说昨晚那司机有问题,调头在对面等。啊?!我也警惕了,看他开走了才敢离开的啊。
后来逛步行街,看一家店招牌写着黄酒咖啡,觉得新奇,进去点了两杯。老板娘还兼做手工布艺,老板娘听我口音不是本地的,就聊了起来,我夸她手巧。她在后台做好一杯递给我,我喝了一口感觉不出酒味,又喝了几口,有点煮菜的油味。我正纳闷,老板娘冲出来说:“你别喝了,那杯做错了。”“啊?!会拉稀吗?”“不会不会,刚从老家带来的菜籽油放那,做第二杯才发现。”老板娘涨红了脸,我连说没关系。结账时,她把零头两元去掉了。我把咖啡递给门外闲逛的老公,过程我就不说啦。虽说出了点意外,不过人家不是给抹去零头?嘿,我不止烂好人,还阿Q呢。
旅途中,此类插曲不少,都无伤大雅,平安到家。回想起来,这些小花絮可算是旅游的意外收获吧。
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